健康科普
“合理膳食,免疫基石”全民營養周系列科普 特殊時期談分餐
“民以食為天”,普通民眾對飲食一直都非常重視。飲食習俗是中國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民眾的生存。飲食文化是人們對食物的“認識”和“運用”,是關于食物生產與消費的科學、技術、習俗和人文藝術的綜合體。共食是我國一種習慣的進餐方式,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圍坐桌旁,共同進餐,其樂融融。尤其每逢佳節、親朋好友來訪則更是推杯換盞,你夾我讓,品嘗美味佳肴,享受吃的文化。在食物短缺、物質貧瘠的年代共食有著諸多的好處。然而這種“十筷攪于一盤”的合食進餐方式,卻很不衛生,更潛藏著許多危害健康的因素。
首先,合餐時,大家的筷子、勺子相互接觸食物,將各自口腔中的唾液帶回共進的菜肴盤中,很可能導致許多傳染病的交叉感染,引起疾病的傳播流行。合餐不但可以促進消化道疾病的傳播,由于密切接觸還可以引起很多呼吸道和其他系統疾病的傳播流行,造成交叉感染。如合餐制可以引起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傳播,也可引起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流行和傳播。共同合餐時,很可能將某些人唾液、口腔中的幽門螺桿菌傳染給他人,該種病菌較為頑固,是造成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的主要原因。
另外,合餐時多數情況是親朋好友歡聚一堂,邊吃邊聊,進餐的時間較長,進餐的種類較多,進食的數量也不知不覺超出了平時好幾倍。而且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大家出去吃飯的機會越來越多。如果像這樣多次地、大量地攝入過多、過雜的食物,不僅增加了胃腸、肝臟等消化器官的負擔,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胃腸道反應,還會造成每日攝入能量超標,過多的能量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并逐漸堆積,最后出現肥胖。肥胖是導致糖尿病、痛風和心血管疾病等高發的罪魁禍首。
分餐是一種健康的進食方式。在朋友聚餐、會議用餐及家庭便餐時,我們提倡分餐制。分餐制的形式有多種,可以根據不同的場合選擇不同的形式。近年來,在學校、托幼機構都已經實現了分餐或份飯的制度。每人一份,定標定量。還有的食堂是自助餐形式,一人一盤,自助選擇,也是一種形式的分餐方式。在外就餐或聚餐,份餐最好,也可以實行公筷公勺,把吃飯當成一種自律的自主膳食行為。就目前的特殊時期,家庭進餐也應采用公勺公筷,最大可能的減少“病從口入”的機會,防止餐桌上的再次交叉感染,杜絕疾病的傳播。同時,特殊時期,還有遵循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干稀搭配,多熱少涼、均衡飲食的要求,平安度過特殊時期。
分餐制的優勢不僅在于它有利于飲食衛生,減少“病從口入”的機會,防止餐桌上的交叉感染,杜絕疾病的傳播,而且還可以通過合理配餐、均衡數量,達到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要求。另外,通過分餐,還可以減少因合餐造成飯菜浪費的現象。分餐不僅體現個體化,更是衛生和社會文明的體現。一個家庭分餐,一個群體分餐,一定會帶來社會群體大的改變,進而把行為變成習慣,變成健康文化去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