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引領
【引領】術中導航,精準切除——山東省立醫院精準右肺上葉前段切除術拯救早期肺癌患者
日前,山東省立醫院東院胸外科主任彭忠民教授實施精準右肺上葉前段切除術,為罹患早期肺癌的患者李女士精準切除腫瘤所在的肺段,讓患者恢復健康,正常工作和生活。
三個月前,家住濟南市的李女士在查體時發現肺部有一處直徑約1cm的磨玻璃結節,觀察三個月后病灶沒有消失,高度懷疑是早期肺癌。由于腫瘤位于右肺上葉前段肺實質內,無法行局部切除,按照傳統手術方法,只能對患者實施整片肺葉切除,但李女士今年46歲,半體力工作者,雖然切除一葉肺還可繼續工作,但對體力影響較大,且恢復時間長,對以后的生活質量也會產生較大影響。李女士輾轉濟南幾家大醫院,并到北京就診,一致認為這種小結節一般可在胸腔鏡下微創手術切除肺段即可,療效與肺葉切除無差別,而且只切除了肺葉的三分之一,但切除肺段對手術要求高,而且現在提倡精準肺段切除,對患者肺功能保護更加有利。
李女士幾經周折,打聽到山東省立醫院可做此種手術,她找到了東院胸外科主任彭忠民教授。彭主任是胸外科的知名專家,在肺部腫瘤,尤其是肺部小結節的診斷、治療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也是中國胸外科肺癌聯盟肺部結節診治中心主任。在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分析評估后,彭主任決定為李女士實施精準右肺上葉前段切除術。手術前根據胸部增強CT資料對支氣管及肺的血管進行精準的三維重建,對腫瘤精確定位,術中精準切除腫瘤所在的肺段,李女士術后第四天就順利出院。如今三個月過去了,李女士的工作生活早就恢復到以前。
隨著近年來低劑量螺旋CT早期篩查普及率的提高,越來越多癌前病變的小結節被檢出。與此同時,肺癌的外科治療也經歷了從一側全肺切除到解剖性肺葉切除、肺楔形切除的演變,如今,精準肺段切除術的出現,根據術前3D重建,術中精確導航,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較以往的肺段切除更好的保護了患者的肺功能。針對早期肺癌和癌前病變,通過精準肺段切除能以最小代價提前實施干預,切除病灶,增加患者的長期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從解剖學上講,肺段是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單位,每個肺段都有其獨立的動脈、靜脈及支氣管,精準切除腫瘤所在的肺段,既能保證腫瘤的完整切除,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肺組織,還能進行段間及段內淋巴結的采樣或者清掃,達到解剖性切除、根治腫瘤的目的。因此,精準肺段切除非常適合肺小結節或無法耐受肺葉切除病人的治療。
據彭主任介紹,開展精準肺段切除的最大難點在于個體解剖差異,如何分辨肺段的靜脈、動脈、支氣管及段間平面是手術是否精準的關鍵。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國內少數醫院通過將CT數據圖像導入計算機工作站,建立起三維立體數字器官模型,真實的還原了患者的動脈、靜脈及支氣管的走形形態,手術過程中能夠在電腦中旋轉觀察,準確定位并精準切除病灶,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手術的安全性。自今年下半年以來,彭主任已經實施精準肺段切除手術幾十例,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此外,由于肺部小結節診斷困難,彭主任還聯合影像科、呼吸科、腫瘤科、病理科等相關科室于每周三下午在東院共同會診(MDT),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診治策略。今后,隨著科技的發展,設備及手術技藝運用更加成熟,必將更好的造福于廣大患者,讓患者擺脫肺部小結節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