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健教
中暑預防與自救互救常識
每當夏季來臨熱浪必然來襲,隨著厄爾尼諾現象對氣候影響的日益明顯,炎熱已經成為每年夏季影響人們健康的最大危險因素。進入7月份以來,熱浪席卷北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诖耍瑢W會預防和治療因為炎熱而導致的中暑或熱射病已經成為人們必須要掌握的一門必修課。
所謂“中暑”就是人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機體產生熱量和散失熱量的關系失去失衡,體溫中樞調節功能障礙或喪失、汗腺功能衰竭、電解質紊亂所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那么,中暑治療就應該從“熱”入手,從臟器功能保護著眼。
當人患熱射病時,他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熱射病本身的表現,也就是“熱射病的三聯征”,包括:高熱-核心體溫大于40℃(肛溫)、無汗-皮膚干燥、皮膚潮紅或蒼白、意識障礙或昏迷,常伴有抽搐或強直發作。第二方面就是因為中暑或熱射病導致的器官功能障礙,包括多個器官功能出現障礙(MODS)或衰竭(MOF),也可以出現休克、心力衰竭、肝腎功能衰竭、橫紋肌溶解、腸粘膜屏障破壞、消化道出血、腸道功能衰竭、腦水腫-顱內高壓和內環境紊亂、電解質紊亂等。
結合中暑和熱射病的誘因(高溫、高濕、運動)及臨床表現,診斷一般并不困難。最關鍵的環節是防和確診后的治。
中暑和熱射病的預防非常關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脫離“熱”的環境。這種脫離,不是讓我們離開炎熱的自然界,而是我們自己需要創造涼爽、干燥的小環境。如在有陰涼的地方、室內,甚至用冰塊或涼毛巾擦拭肘窩、腘窩、腋窩等血流充分的地方都可以使體溫降低。當出汗多的時候,多喝水,特別是含鹽的運動陰涼或糖鹽水對防止出現中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出現中暑和熱射病時,其治療原則突出“搶救”兩個字,在治療理念上需抓住兩個要素:一個是快速降溫,一個是多臟器功能支持。
醫院對熱射病的治療被理解為一切高難度、高強度、采用綜合手段的搶救過程,其目的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治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快速降溫,目標是在2-3小時內將核心體溫(一般以直腸溫度為準)降至38.5℃以下,以阻斷熱損傷啟動的“炎癥瀑布反應”。有很多資料已證實,中暑的病死率與高熱及持續時間有密切關系,處于高熱狀態并出現中暑表現大于3小時的人,常常危險性會明顯增加。因而起病后3小時為搶救中暑和熱射病的“黃金時間段”。也就是說,一旦發現中暑或熱射病的患者,應當立即送到醫院進行救治。
出現中暑和熱射病時,常用的降溫手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體外降溫,這也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但對于患者又是最快捷、最重要、最有效的降溫方法:脫去患者衣服,吹送涼風并噴以涼水或以涼濕床單包裹全身。以往有使用冷水噴淋或浸泡的方法,但因為這樣常常發生低血壓和寒戰,甚至引起意外,所以這些方法已不再推薦。到達醫院有,醫生還可以采用體內降溫和藥物降溫。即當體外降溫無效時,用冰鹽水進行胃或直腸灌洗,也可用無菌生理鹽水進行腹膜腔灌洗,或將自體血液體外冷卻后回輸體內降溫。藥物降溫是指用能夠調節體溫中樞的功能的藥物(如氯丙嗪),這些藥物常常同時有擴張血管、松弛肌肉和降低氧耗的作用,在臨床上被推薦常規應用,尤其是合并抽搐的患者。
嚴重中暑和熱射病的病死率高,體溫升高程度及持續時間與病死率直接相關。影響預后的因素主要與神經系統、肝、腎和肌肉損傷程度及血乳酸濃度有關?;杳猿^6小時以上或出現DIC者預后不良,亦有患者也可遺留大腦功能障礙。有鑒于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對于中暑和熱射病的防護就顯得尤為重要,當高溫下作業無法避免時,需改善勞動條件加強勞動防護措施,盡可能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鹽分,對于老年體弱有易患傾向者應避免從事高溫下工作。對于高溫下作業者出現早期癥狀,及時撤離高溫現場,避免高溫下、通風不良處強體力勞動,避免穿不透氣的衣服勞動,進食含鹽飲料以不斷補充水和電解質的喪失。
總之,當夏季來臨熱浪來襲,讓人們了解中暑和熱射病,知道如何規避和防護,進一步在人群中普及急診急救的知識,對于減少中暑和熱射病的發生、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