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動態
【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應知應會】倒計時25天 臨床醫學專業認證知識重點都在這里(六)
2021年5月9日-13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將迎來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專家的進校檢查。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是臨床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WFME)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倡導和推動的質量保障模式。隨著認證工作日益臨近,我們將會通過系列推送,向全院全面普及認證工作的相關知識。
四十二、關于對形成性和終結性評價的理解
(1)如何理解考試評價的目的:
1.確定個體達到預定最低要求。
2.區別個體是否已達到升級所要求的水平。
3.為指定項目最佳候選人。
4.讓學生監督自己的學習。
5.提供關于學習成績水平的信息。
6.形成學生優缺點的成績報告。前三條與終結性評價有關,后三條與形成性評價有關。終結性評價的目的在于判斷,形成性評價的目的在于改進完善。
(2)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在人才培養中的應用:
1.在學習過程中是否開展了客觀結構化臨床技能考試(OSCE)。
2.對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文檔資料,如實驗報告、病歷資料、病案討論、教學查房、課堂討論等是否作了評價。
3.PBL過程中如何開展評價?各種評價的結果如何反饋?有無相應的制度保證?效果怎樣?
(3)專業認證對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要求:
1.按《標準》要求實施與否?
2.是否有實施方案?
3.實施了多長時間?
4.覆蓋面大小?
5.實施的程度?哪些正在實施?哪些將要實施?效果怎樣?
四十三、什么是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是在教學活動結束后進行,用于判斷教學目標是否達到預期結果的評價手段。終結性評價側重于學生成績和學習結果的評定。
形成性評價強調教學過程與評價過程相結合,重視和強調教與學過程中的及時反饋和改進。形成性評價既有助于教師了解教學效果并優化教學,又有助于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并調整學習策略。
四十四、形成性評價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評價、反饋、改進
四十五、學校課程學分轉換方面的要求
醫學院校應當制定并實施課程學分轉換的相關政策。課程學分轉換需在學校之間簽署雙方互認協議,確保滿足本校課程計劃的要求。制定公開透明的學分體系、詳細描述課程要求有利于推進課程學分轉換和學生交流。
四十六、《標準》對學生參與科學研究活動的要求
1.醫學院校必須將科學研究活動作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采取積極、有效措施為學生創造參與科學研究的機會與條件。
2.課程計劃中必須安排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為學生開設學術講座、組織科研小組等,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科研能力的活動。
四十七、如何正確看待教學與科研的關系
1.醫學院校必須制定并實施相關政策,促進科研與教學協調發展;將科學研究和學術成果作為制定與實施教育計劃的支撐;加強對醫學教育及管理的研究,為教學改革與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2.科學研究促進教學體現在教學中加強科研方法和循證醫學的學習。
四十八、 什么叫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職能的平衡
教學、科研、社會服務職能的平衡指教師合理安排相關工作的時間,社會服務職能包括衛生保健系統中的臨床服務、學生指導、行政管理及其他社會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