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全國兩會速遞】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院長趙家軍:用好績效考核“指揮棒” 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
從2019年開始,被稱為“國考”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已連續開展兩年,覆蓋范圍也從三級公立醫院擴展到了二級公立醫院。如何讓績效考核這把標尺更加精準,怎樣用好績效考核這根“指揮棒”,引導公立醫院邁向高質量發展軌道?3月7日,在由《中國衛生》雜志社、健康報社共同主辦的“兩會精英匯”線上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院長趙家軍與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醫院管理者一起暢談了關于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變與不變。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院長 趙家軍
對公立醫院管理者來說,績效考核工作給醫院邁向高質量發展設定了目標,其考核指標體系就是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和指揮棒。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在于改善醫療服務、保障醫療安全、提升醫療技術。要實現這3個領域的發展,關鍵在于人才的培養。只有同時具備暢通的人才培養體系、廣闊的職業發展平臺、有效的薪酬激勵機制,公立醫院才能成為優質人才的“蓄水池”,才能發展更好的優勢學科,治好更多的疑難復雜疾病,才有機會參與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進而讓更多的老百姓在更近的距離內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
通過兩年的績效考核工作,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導向更加凸顯,醫療服務能力和運行效率得到很大提升。不過,考核指標體系也存在需要調整完善的地方。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全民醫保制度建設、國民健康促進政策普及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公立醫院必將更加注重綜合救治能力、應急處置能力、公共衛生防控能力、科研教學能力等方面的協同發展,更加注重醫教研融合、產學研結合。基于此,績效考核的指標體系也應做出相應調整,同國家“十四五”規劃相銜接。
比如,下沉優質醫療資源,牽頭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建設,是大型公立醫院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參與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過程中,除提供對口幫扶、指導、帶教、遠程醫療等服務外,公立醫院還需特別注重醫療服務、醫療技術、醫療安全在基層的同質化推廣。這些工作應更客觀、更全面、更科學地體現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中。
此外,建議針對不同類型、不同級別的公立醫療機構,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設計上有所區別,以充分體現其各自的職能定位,更好地引導多層級、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