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動態
【技術創新 走在前列】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東院心外科成功為孕婦實施微創主動脈竇瘤破裂封堵術
近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東院心外科為一名孕24周的主動脈竇瘤破裂患者成功實施了超聲引導下經皮主動脈竇瘤破裂微創封堵術。該手術不僅成功治療患者破裂的動脈竇瘤、極大減少了創傷、縮短了住院時間,同時保證了孕婦和胎兒的安全。手術的成功實施,體現了我院在先心病微創封堵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患者為27歲女性,入院前十余天無明顯誘因自覺胸悶憋喘不適,伴心悸感,且逐漸加重,嚴重時甚至無法平臥睡眠。半個月的時間里,患者曾先后就診于省內多家三甲醫院,行心臟彩超均提示“主動脈竇瘤破裂入右房”。這是一類較少見的心臟疾病,常見病因是主動脈竇部的動脈壁中層先天發育薄弱,該部位在后天動脈壓力的沖擊下,形成動脈瘤樣突出,薄弱的瘤壁一旦破裂,則形成主動脈-心臟瘺以及瓣膜關閉不全,多數患者會在短期內出現呼吸困難、疲乏、下肢水腫等心功能不全表現。患者輾轉就診,得到的建議都是限期手術治療。然而常規開胸手術創傷較大,且心外科術中體外循環心肺轉流會導致胎盤低灌注,可能引起胎兒低心排、缺氧甚至胎死宮內等嚴重后果。
由于顧慮腹中胎兒的安危,患者及其家人猶豫不決。慕名來到東院心外科,當天門診坐診的是我院先心病專家王安彪主任醫師。在仔細分析了病情后,王安彪主任醫師告訴患者,可以考慮在超聲引導下施行經皮主動脈竇瘤破裂封堵術,這樣既能避免常規體外循環手術對孕婦和腹中胎兒的創傷,也能避免介入治療X射線對胎兒的不利影響。然而患者主動脈瓣為二葉畸形,破裂的主動脈右竇發育薄弱,破口基底部寬度達1.20cm,微創封堵手術難度大。但考慮到該例患者的特殊性,為了更好地保障母子安全,手術值得嘗試。患者及家屬最終決定手術治療。
患者入院后,東院心外科多次組織專家進行分析和討論,并與產科、超聲診療科、麻醉手術科等相關科室專家溝通,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全麻后,首先經右側股動脈入路,在超聲引導下嘗試封堵主動脈竇瘤破口;如封堵難以成功,或封堵傘脫落,則迅速調整方案,隨即轉為正中開胸,在體外循環下修補破口。手術過程中麻醉師全程監測胎心,必要時采取抑制子宮收縮的措施,并隨時聯系產科術中會診,盡全力保證患者和胎兒安全。
在王安彪主任醫師指導下,東院心外科主任醫師訾捷操作,李鵬飛主治醫師協助開展手術,超聲診療科郭文斌主任進行超聲引導,麻醉手術科王巖主任醫師、主治醫師孫偉、趙金陽等進行麻醉操作。手術開始前,食道超聲再次探查確認患者主動脈右冠竇瘤破裂,二葉式主動脈瓣,破口基底部位于右冠竇偏右側,大小約0.9cm,竇瘤凸入右心房,其上有兩處破裂口。在超聲引導下,訾捷主任醫師自右側股動脈穿刺點將導絲逆行送入主動脈竇瘤破口的右心房一側;繼而將12mm的封堵傘裝入輸送鞘,超聲引導下依次精確推送出兩個傘盤,經推拉試驗確認封堵傘卡位牢固,超聲檢查無殘余分流,對主動脈瓣無影響。手術順利完成,整個手術過程耗時不到1小時,胎心監測全程無明顯波動。
患者術后第2天復查,心臟彩超顯示封堵器位置固定,主動脈竇水平無異常分流,主動脈瓣無返流;胎兒心臟超聲亦未見明顯異常。由于該手術創傷極小(僅右側腹股溝有一穿刺點),術后除小劑量阿司匹林抗凝外無需其他任何治療。該患者已于復查當日順利出院。
相關科室
山東省立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是山東省首批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單位,山東省衛生系統首批重點學科,國家衛生部首批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山東省醫藥衛生心外科重點實驗室,入圍“中國最佳臨床學科評估排行榜”全國十五強。我科現有醫師32人,其中教授(主任醫師)9人,副主任醫師5人,專職監護醫師5人,專職體外循環灌注醫師3人。護理人員89名,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全科有博士學位者14人。擁有常規病床87張,監護床位23張,2個病區,配備2個現代化ICU。我科技術力量雄厚,1986年在省內率先開展了應用Benta…
相關專家
更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