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生活日報》狙擊宮頸癌 守護萬千女性健康
目前,宮頸癌和乳腺癌已成為威脅全球女性健康的兩大“殺手”,且發病率呈現年輕化的趨勢。作為我國宮頸癌防治工程定點醫院和國務院“兩癌防治”項目在山東省立醫院的負責人,省立醫院婦科主任李長忠博士帶領他的團隊,用兢兢業業的工作狙擊宮頸癌的發生,守護著萬千女性的身體健康?!幷甙?/p>
狙擊宮頸癌 守護萬千女性健康
——訪國務院“兩癌防治”項目山東省立醫院負責人、婦科主任李長忠博士
□記者 秦聰聰
25歲女孩的一場宮頸癌噩夢
本是人生中最好的年紀,卻在一次婦科檢查中發現宮頸癌前病變。經歷半年的痛苦掙扎,25歲的蘇青(化名)終于擺脫了這場意想不到的噩夢。不過蘇青說,這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去年10月,蘇青與相戀三年的男朋友步入婚姻殿堂,計劃婚后立刻懷孕生子,她到醫院做了一次婦科檢查。然而,醫生卻面色凝重的告訴她,她的HPV病毒(人乳頭瘤病毒)呈陽性,建議進一步檢查。這個檢查結果讓蘇青的心情一下子灰暗起來,那時候還抱著一絲僥幸的她,終于在接下來的組織病理檢查時徹底絕望。她的宮頸,已經有了上皮瘤樣病變,也就是說,有可能會發展成宮頸癌。
“我還這么年輕,我還沒有自己的孩子……”坐在診室外,蘇青不顧形象地大哭了一場。后來,蘇青慕名來到省立醫院找到李長忠,希望這位擅長婦科腫瘤治療、在業內頗有名氣的專家能夠給自己帶來希望。李長忠告訴她,癌前病變可以治療,這才讓她懸著的心暫時往下沉了一點。
經過5個月的治療,蘇青的相關檢查依舊呈陽性,病變有可能會繼續發展形成宮頸癌。為安全起見,李長忠建議她進行手術,切除部分組織。
蘇青聽從了李長忠的建議,那時她還不知道,這個決定是多么明智。最終,這次手術切除了1毫米左右的極早期宮頸癌。由于及時發現并切除,蘇青不僅保住了生命,也保留了生育功能。
術后,李長忠和他的團隊一直堅持對蘇青的病情進行回訪。而蘇青在醫生指導下,也重新開始準備備孕,憧憬著屬于她的小寶寶。
35歲以下宮頸癌患者占到1/3
“現在年輕患者越來越多了,對宮頸癌的治療要求也越來越高,既要全部切除病變部位,又要盡可能保留生育功能。”李長忠主任告訴記者,臨床上,像蘇青這樣在極早期發現宮頸癌的患者還是比較幸運的,如果中晚期時再發現,預后效果就不會這么好。
目前,在全球女性惡性腫瘤中,宮頸癌的發病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13.2萬宮頸癌新發病例,占世界宮頸癌新發病例總數的28%。而在我省,宮頸癌的發病率約為50/10萬。僅在省立醫院,每年篩查出來的癌前病變患者就有三四千人。
李長忠主任介紹,宮頸癌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是目前人類所有癌癥病變中唯一病因明確的癌癥。導致宮頸癌的危險因素或高危人群主要有性生活過早(<16歲)、多個性伴(2-3個以上)、早育(<18歲)、多產、經期衛生不良、社會經濟地位低下、營養不良、配偶性混亂、口服避孕藥、吸煙等。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受初次性生活過早、性紊亂等因素影響,以往常發于50歲左右女性的宮頸癌,正在逼近30多歲甚至20歲左右的女性,年齡在35歲以下的宮頸癌患者占到了三分之一,20歲以下宮頸癌前病變也已經不罕見。國外宮頸癌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5-35歲年輕宮頸癌患者的發病率在20世紀50年代為9%,80年代上升到24%。也就是說,宮頸癌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女性只要有過性生活,就有可能感染HPV病毒,罹患宮頸癌的風險就存在?!? 李長忠主任表示,HPV感染多數通過性傳播途徑,不少女性以為只有不潔性生活才會引起HPV感染,用避孕套做好防護措施就可避免,其實不然。有性生活的女性,特別是有多個性伴侶、有過多次人流等,尤其要重視。目前來看,女性罹患宮頸癌有兩個年齡高峰,一是20多歲,此時的年輕人性行為比較活躍、頻率較高;二是35歲左右,此時很多家庭可能面臨“七年之癢”,家庭的不穩定性增多,而這一點也契合了性伴侶多則宮頸癌發生概率大的特點。
HPV病毒感染不等于宮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