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勇立內分泌潮頭 只為“治好病”初心— — 記山東省立醫院院長趙家軍
2019年1月8日,喜訊從北京傳來,山東省立醫院院長趙家軍作為首位完成人,省立醫院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其成果“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危害及干預”,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繼2010年度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之后再次獲得殊榮。
這一崇高的榮譽只是幾十年來趙家軍教授兼顧臨床和科研而獲得諸多榮譽中的一個縮影。 “當醫生、做科研為的是什么?就是為了給病人治病,走多遠也不能忘了這個初衷。”趙家軍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在內分泌學科叱咤幾十年,他勇創多個學術領域的“第一”,帶領省立醫院內分泌科成為全省內分泌專業龍頭。無論多少榮譽、職務在身,他仍堅守在臨床一線,不忘“治好病”這一醫生的初心。
十余年基礎研究榮譽簿上又添新“勛章”
8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習近平等為獲獎代表頒獎,李克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韓正主持大會。山東省立醫院的成果“亞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危害及干預”,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趙家軍代表醫院領獎。
據了解,獲獎成果“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危害及干預”屬臨床醫學內科學內分泌系統疾病領域,由省立醫院與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共同完成。在趙家軍的帶領下,該項目開展了 10 多年臨床和基礎研究,創新性提出促甲狀腺激素直接調控脂質代謝的理論,明確了亞甲減引起靶器官損害的關鍵機制,為精準診療提供了依據;制定了亞甲減早期干預對策建立了我國妊娠期亞甲減診斷和篩查標準,減少了漏診漏治。
該成果被納入中國2017版《成人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診治指南》、2014版歐洲甲狀腺學會《妊娠期婦女和兒童亞臨床甲減處理指南》、2017版美國甲狀腺學會《妊娠和產后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等多部指南,在全國超過200家醫院推廣應用,取得顯著社會效益。2013年,被列入《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為提高我國人口素質做出了重要貢獻。
寶劍鋒從磨礪出,寒梅香自苦寒來。獲獎的背后,是幾十年來趙家軍在內分泌領域持續追蹤科技前沿,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做基礎研究的必然。他常年從事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臨床診治和基礎研究工作,以嚴重影響百姓健康的內分泌系統常見疾病甲狀腺疾病和糖尿病為研究方向,以脂代謝紊在內分泌疾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為研究重點,圍繞著脂代謝紊亂與甲狀腺疾病、脂代謝紊亂與糖尿病的相互關系,持續開展系統的基礎和臨床轉化研究。
為減少漏診漏治率開創甲狀腺功能研究項目
以此次獲獎的學術成果為例,近年來,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患病率持續增高,已高達6.5%。其中,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亞甲減”)指促甲狀腺激素升高而甲狀腺激素正常的病理狀態,占甲減的90%,是血脂異常、心血管疾病及妊娠期胎兒腦發育異常的獨立危險因素。由于其危害機制尚未闡明,診斷和治療標準尚不完善,醫務人員極易漏診漏治。
如何減少漏診漏治,讓病人能更精準得到治療?這成了一直縈繞在趙家軍心頭的問題,也成為他“勇立潮頭”的初衷。為此,趙家軍帶領團隊圍繞“促甲狀腺激素調控膽固醇代謝的機制及臨床應用”開展了臨床和基礎研究,長達10多年。他和團隊創新性地提出促甲狀腺激素直接調控膽固醇代謝的新理論,明確了亞甲減引起靶器官損害的關鍵機制,制訂了亞甲減的早期干預方案,建立了我國妊娠期亞甲減的診斷和篩查標準。
他們在國際上首先證明肝細胞表面有功能性促甲狀腺激素受體,為深入研究促甲狀腺激素在肝臟的生物學效應奠定了基礎;證明促甲狀腺激素升高是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及后代智力發育減低的獨立危險因素;首次發現促甲狀腺激素在肝臟通過其特異性受體直接調控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代謝,促甲狀腺激素通過巨噬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 TSHR 引起炎癥反應和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妊娠早期亞甲減引起胎兒腦發育相關基因表達異常和神經元遷移異常。這些研究揭示了亞甲減引起靶器官損害的關鍵機制,明確了促甲狀腺激素升高是引起靶器官損害的根本原因。
在此基礎上,趙家軍在國內牽頭制定了亞甲減早期干預對策,建立了我國妊娠期亞甲減診斷和篩查標準,減少了漏診漏治。團隊根據促甲狀腺激素水平制訂了亞甲減分層干預方案,證實早期干預輕度亞甲減可有效防治靶器官損害。該研究全面提升了我國的亞甲減診治水平。其研究成果“促甲狀腺激素調控膽固醇代謝的機制及臨床應用”獲2015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妊娠期甲狀腺疾病的臨床流行病學調查及機制探討”獲2015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深耕基礎研究引領脂毒性引發糖尿病機制研究
糖尿病是內分泌科的主要診治疾病。面對成千上萬或被疾病慢性折磨的病人,或在生死邊緣徘徊的病人,早日攻克糖尿病成為趙家軍的目標。他清楚,想要對糖尿病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治療,就必須知道其發病原因。目前科學界廣泛研究的大多是糖毒性,而趙家軍是研究脂毒性引發糖尿病機制的“第一人”。在他看來,改善脂毒性能夠讓糖尿病的前期實現逆轉,這樣糖尿病患病率就會更好地得到控制。
他主持開展的“游離脂肪酸、乙醇在2型糖尿病發生機制中的作用及臨床干預”項目,以脂代謝和糖代謝兩條途徑為主線,以游離脂肪酸和乙醇為主要研究對象,從基礎和臨床兩個層面,在分子、細胞和整體3個水平,采用體內體相結合的方法,圍繞糖尿病發生、發展中的關鍵問題 — —外周組織胰島素抵抗和胰島β細胞功能損害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同時對糖尿病預防與治療中的關鍵問題 — —脂毒性進行了臨床干預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通過該項目,趙家軍團隊闡述了脂代謝紊亂誘發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機制,提出“早期干預脂毒性可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的觀點,并為臨床預防糖尿病提供了干預手段。他們明確了脂代謝紊亂誘發2型糖尿病的主要信號通路;提出并確證AMPK和PPARα是干預脂毒性的重要靶點;明確干預脂毒性可降低糖尿病發病率,控制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紊亂。該成果獲201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已在全國18個省市的36家醫療機構應用,累計應用萬余例,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和社會效益,有效提高了我國糖尿病防治水平。
除此之外,他還主持科技部“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1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1項、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3項、山東省科技發計劃3項、山東省優秀中青年科學家獎勵基金1項、山東省國際科技合作項目1項、濟南市科技局科技計劃1項;作為分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原“863”課題3項、原“973”課題2項、國家衛生健康委公益性科研專項3項、國家科技支持計劃課題1項、原衛生部國際交流合作課題1項、中華醫學會重點臨床科研項目1項,在甲狀腺疾病和糖尿病方面取得了許多創新性發現,成為國內內分泌領域的領軍人物。
這也使得趙家軍入選2011年首屆山東省十大名醫。2017年,他又因在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臨床診治領域取得的突出成績榮獲第十八屆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
推動醫學進步都是為了“治好病”的初衷
醫乃仁術,無德不立;大醫有魂,生生不息。在趙家軍看來,所有醫學技術的推進,都是為了能有效給患者“治好病”。他樸素的想法來自于年輕時所接觸的人和事。個人成長的道路上,原生家庭的熏陶至關重要。趙家軍最初萌發的醫學夢就是源于家庭環境的影響 — —他的父母和姑姑均是醫務工作者。1961 年,趙家軍出生于山東省鄒城市,醫學世家的氛圍在他年幼的心靈中埋下了醫學的種子。
時光如水滑過,當他在時代洪流加入“上山下鄉”的大部隊時,醫學的種子才得以慢慢地生根發芽。1977年,16歲的趙家軍高中畢業下鄉到濟寧農村,在目睹了貧困地區的鄉親們因缺醫少藥而飽受病痛折磨的情景后,他立下了“當一名好醫生,治別人治不了的病”的終生志愿。
1994年,博士畢業的趙家軍揮別讀書所在的大都市上海,選擇回到醫療條件還較簡陋的家鄉,在山東省立醫院從醫,為家鄉百姓診病,一干就是 20 多年。作為一名醫生,趙家軍堅持術有專攻、攻堅克難,恪盡職守為患者擔當。多年來,他治愈的內分泌方面難以治愈的疑難雜癥患者,早已數不清。
這些年來,隨著身上的職務越來越多,更多的職責和工作接踵而至。盡管如此,他卻還是堅持每周查房一次,每周二、四下午在省立醫院內分泌科看門診,并時刻不忘叮囑科室醫生,除非病人有特殊要求,一定要給病人用最簡單有效且便宜的藥。 “醫生不看病就像樹沒了根,我舍不得丟這塊,有時候晚上 10 點半還在看病、查房。但能給病人解決問題,這個過程我很享受,我就是想當個好醫生。”
從醫30多年,趙家軍從一名普通醫生到學科帶頭人、院長,職位在變,稱謂在變,不變的是將病人放在首位,當一名好醫生的信念。他也將帶領山東省立醫院加強研究型醫院建設,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人民群眾健康保駕護航。
趙家軍在北京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