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引領】心梗真鬧心,“堵心”才安心——山東省立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采用超聲引導下經胸微創封堵技術,成功救治高難度室間隔穿孔患者
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中國的心血管病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其中冠心病有1100萬,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占全部死因比例的45%,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
室間隔穿孔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后的嚴重并發癥,多發于前間壁(60%),少數發生于后間壁(20%),內科保守治療效果差,一旦穿孔,造成大量血液左向右分流(圖1),往往迅速發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達25%。傳統治療方法就是開胸手術,但手術風險高,創傷大,死亡率高。雖然近期出現了介入治療的探索,但操作困難,少有醫者問津。主要原因是該病患者病情重,室間隔穿孔大,常位于心尖部,位置深,空間狹小(圖2),很難用傳統介入方法去封堵,成功率低。
圖1
圖2
即便是如此高難度高風險的手術,
也難不倒我院心血管外科的專家們……
新年伊始,山東省立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的李紅昕主任與超聲診療科的郭文彬主任合作,在單純超聲引導下,成功為一例心梗、大型室間隔穿孔、心功能Ⅳ級的患者進行了微創室間隔穿孔封堵術。
患者楊某某,71歲,入院診斷為“冠心病,心梗,室間隔穿孔”,入住心外科,超聲發現:室間隔穿孔位于后間壁,直徑20mm(圖3)。年齡大,心功能差,開胸體外循環手術風險高,而介入方法又難以治療。經科室討論,選擇外科介入封堵的方式是最佳的治療方案,微創、不用體外循環、不接觸X線和造影劑,更利于患者的救治。
圖3
在麻醉科的鼎力配合下,李紅昕和王正軍兩位醫生配合,采用胸部小切口,首次經右心室膈面穿刺進行操作(圖4)。術中他們克服了現有封堵器不夠大,單枚封堵器不能完全封堵的困難,在經食管超聲引導下,用兩枚封堵器成功堵住了室間隔穿孔(圖5)。患者轉危為安,迅速康復。
圖4
圖5
我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和超聲診療科合作(圖6),從2013年開始,在國內外率先開展了心梗室間隔穿孔的經胸封堵治療。該技術由于“貼心”治療,操作距離短,封堵調控精準,遇心臟出血等并發癥能及時控制,極大提高了封堵成功率和安全性。本例室間隔穿孔大、從心臟膈面操作、雙封堵器植入,都是前所未有的,標志著我省的心梗室間隔穿孔治療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