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我院率先開展急性跟腱斷裂微創修復術
近期,我院創傷急診外科王伯珉主任的團隊首次采用微創技術對5例急性跟腱斷裂的患者實施了修復手術,獲得滿意的效果。
跟腱斷裂通常在30~50歲的男性患者中發病率較高,平均年齡約35歲,其發病率在發達國家為每年每2~10/10萬人,男女發病比例約為4:1至20:1。跟腱斷裂在人體肌腱斷裂部位發生率位居第三位。患者常訴有足跟后方有棒擊感,隨即出現提踵無力,無法完成蹬地、跳躍等動作,表現為行走困難及推進無力并伴有跛行,跟腱處出現凹陷。最易明確診斷的檢查方法是通過擠壓小腿后方肌肉來判斷腓腸肌-比目魚肌復合體的連續性,即Thompson征陽性。懷疑跟腱斷裂的患者,可通過B超或MRI檢查來明確。
跟腱斷裂示意圖 跟腱斷裂MRI表現
關于跟腱斷裂的治療,研究顯示,雖然保守治療(石膏外固定6-8周)跟腱的愈合率較高,但是保守治療后跟腱再斷裂率較高,達到1.7%~10%,目前多數學者主張手術治療,傳統開放手術行跟腱修復術,手術切口長約10-15cm,手術時間為1-1.5小時,術后切口感染問題始終是外科醫生心頭揮之不去的陰霾,文獻報道可以高達4-21%,嚴重者可導致跟腱的不愈合、壞死等嚴重并發癥,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
科比跟腱斷裂術后照片 跟腱斷裂術后感染照片
跟腱微創修復理念最早于1977年由美國的Ma&Griffith醫生提出,他們提出經皮縫合術將大大降低術后感染率,但因為隨意穿針和不良的斷端吻合質量,腓腸神經損傷和再斷裂率顯著增加。2002年瑞士的Assal醫生應用Achillon(跟腱籠)技術微創治療急性跟腱斷裂,但是因為價格昂貴且縫線及線結過多,臨床未能廣泛開展。
我院創傷急診外科王伯珉主任的團隊參考國內外各種微創跟腱修復技術,提出小切口跟腱修復術,切口長約2cm,為避免損傷血管神經(小隱靜脈和腓腸神經),術中B超標記小隱靜脈的位置和走形,確定經皮穿刺的進針點和出針點,然后采用硬膜外套管針經皮貫穿跟腱并引導穿線,采用Bunnel法縫合斷裂跟腱的兩端,于跟腱斷端兩側收緊打結,跟腱斷端編織或“8”字縫合,修復跟腱腱膜,手術切口皮內縫合,手術時間20-30分鐘,幾乎不出血,術后無須拆線,住院時間短。對采用微創跟腱修復技術治療的5名患者進行隨訪,其中3名患者隨訪超過3個月,患者均恢復正常活動,無并發癥發生。
典型案例
患者于某,因打球致左足跟部疼痛腫脹1天入院,查體左足跟部腫脹,按之空虛感,Thompson試驗陽性,左足跖屈無力。既往體健。MRI顯示左跟腱斷裂(見上圖)。入院后,完善檢查后,給予左跟腱斷裂微創修復術,術中情況見下圖,術后踝關節跖屈位短腿石膏固定6周,更換跟腱靴6周后正常下地活動。未見并發癥發生,患者非常滿意。
圖1 跟腱斷裂微創修復術前切口的設計 圖2 術中縫合情況
圖3 跟腱斷裂微創修復術后切口情況 圖4 術后1個月切口情況
圖5 術后3個月切口情況
我院率先開展的微創跟腱修復手術,該術式創傷小,手術時間短,無須特殊器械,未增加患者的醫療費用,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患者滿意度高,真正做到了微創、安全、美觀、節省費用。該項技術水平先進,且有利于向基層醫院推廣,使更多患者享受到微創手術帶來的福利,為更多患者帶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