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成功承辦山東省醫師協會重癥康復多學科聯合專業委員會第二次學術會議暨第三屆全省重癥科研論壇
近日,由山東省醫師協會主辦,山東省醫師協會重癥康復多學科聯合專業委員會、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承辦的山東省醫師協會重癥康復多學科聯合專業委員會第二次學術會議暨第三屆全省重癥科研論壇在濟南召開。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山東省醫師協會會長孫洪軍,省立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肖偉,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分會重癥學組組長滕軍放,省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杜怡峰、副主任孫欽建、郭守剛及重癥腦血管病區負責人王鵬等參加開幕式,重癥康復多學科聯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省立醫院神經重癥負責人楚玉峰主持開幕式。全國重癥及神經科學、康復等多學科領域知名專家,專委會委員、培訓班代表300余人參加會議。
肖偉副院長在致辭中指出,山東省醫師協會重癥康復多學科聯合專業委員會要繼續秉承“交叉、融合、創新”的辦會宗旨,加強重癥與康復醫學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轉化,提高我省重癥與康復醫療和科研水平,以新的醫學知識和新的醫療技術的產生和傳播為使命,加強重癥與康復及相關醫學領域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積極探索多學科聯合發展新模式,在自主創新中不斷催生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為我省重癥醫學事業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孫洪軍會長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重癥康復多學科聯合專業委員會在楚玉峰主任委員帶領下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希望分會不斷進取,提升全省重癥、康復等多個交叉學科的學術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加強自身建設,拓展工作領域,再創佳績。
郭守剛副主任從臨床、科研、人才梯隊等多個方面介紹了省立醫院神經內科的學科發展情況。作為國家重點專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重大科研專項首席科學家單位,在杜怡峰主任帶領下,神經內科近十年來深耕亞專業建設,建立了以“提升終極化診療水平”為一體,以“打造學科人才梯隊”和“提升科研能力及學術影響度”為兩翼的學科發展戰略,在國內較早地成立了認知障礙、血管病、感染免疫及神經重癥等9個特色鮮明,在國內有較強實力和較大影響力的亞專業。本次會議以“神經重癥多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為主題,將進一步助力神經重癥亞專業建設,促進跨學科合作和學術交流。
本次會議邀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劉麗萍教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滕軍放教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張艷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楊中華教授、《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雜志》《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常務副總編李銀平教授、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郝浩教授、山東省第一康復醫院李丕寶教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李琛教授、煙臺毓璜頂醫院田行瀚教授、濰坊市中醫院周虹教授、解放軍第960醫院崔云亮教授、省立醫院紀洪生教授等專家,分別以《神經重癥學科建設》《神經重癥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前沿與實踐》《神經電生理在重癥腦損傷評估中的應用》《腦靜脈系統疾病診斷和治療新思路》《那些因素影響投稿論文的錄用:以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雜志為例》《膿毒癥心肌病的診斷》《多重耐藥革蘭氏陰性菌感染六步法診療思維》《危重病人的容量管理》《Hypothemia VS Normothemia》《顱腦損傷患者促醒康復的臨床策略》《ECMO在創傷病人的應用》《非機械通氣的鎮痛鎮靜策略》等為題作精彩學術報告。
專家講座及主持人風采
培訓班專家授課、學員實踐及集體合影
本次會議同期開設神經重癥及早期康復規范化培訓班、腦出血內鏡手術及術后康復培訓班、重癥呼吸治療規范化培訓班三個培訓班,共有來自省內外的300多名致力于重癥康復事業的各學科同道參會,得到與會專家和參會同道們的高度肯定與贊揚。
大會由省立醫院神經內科中心院區神經重癥及東院區重癥腦血管病區承辦,醫院神經重癥及重癥腦血管病區自2023年設立以來,極大提高了醫院神經內外科重癥病人的救治水平,目前已成功開展床旁顱腦多普勒、床旁電生理監測、有創及無創顱內壓、意識深度監測、腦氧監測、亞低溫治療、免疫吸附、血漿置換、床旁重癥神經康復、有創及無創機械通氣、床旁電子纖維支氣管鏡、床旁氣管切開術、超聲引導下深靜脈置管術及動脈穿刺置管術、空腸十二指腸營養管置入術等多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