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動態
【健康科普】小心人體寂靜的殺手:骨質疏松
今天向大家推薦我院首屆“勞動我最美”醫學科普創作大賽獲獎作品《小心人體寂靜的殺手:骨質疏松》。
生活中,大家以為的骨折場景大概是機動車事故、高空墜落或者樓梯跌倒等劇烈暴力撞擊,但對于重度骨質疏松的老年人,骨質如餅干般脆弱易碎,也許只是彎腰搬重物、坐車顛簸、打個噴嚏,甚至伸個懶腰這樣日常緩和的行為有時也會導致骨折,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骨質疏松性骨折,也叫脆性骨折、低創傷性骨折。
什么是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的特征為低骨量、骨微結構破壞和骨骼脆弱,導致骨強度下降和骨折風險增高。與骨密度、骨形成和吸收率(骨轉換)、骨幾何結構(大小和形狀)及骨微結構有關。
老年骨質疏松癥常表現為疼痛、失能、身高降低、駝背畸形、嚴重時出現骨質疏松性骨折(Osteoprotic Fractures,OPF)。骨質疏松行骨折是骨質疏松癥最嚴重的并發癥,一旦發生骨折,將會導致長期疼痛、功能障礙、殘疾和死亡等嚴重后果,故常常被稱為“人體寂靜的殺手”。因跌倒等導致的老年人髖部的脆性骨折,往往導致長期臥床,造成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這種無助無力無望感的缺失使得70%的老年髖部骨折的女性表示:寧肯離世,也不愿入住護理院。老年髖部骨折因其并發癥導致的高致殘率和致死率,經常被稱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骨質疏松性骨折常見發生部位有脊椎,尤其是胸腰段,髖部,上臂近端和前臂遠端。
骨質疏松離我們多遠?
據統計,全球每3秒鐘有1例骨質疏松性骨折發生,約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歲之后會遭遇初次骨質疏松性骨折。60歲以上老年人的56%,60%~70%的絕經后婦女都存在骨質疏松癥,可見骨質疏松就在我們身邊。
怎么判斷是否存在骨質疏松癥?
初篩
上述問題,只要其中有一題回答結果為“是”,即為陽性,提示存在骨質疏松癥的風險,并建議進行骨密度檢查或FRAX風險評估。但上述測試僅能作為初步篩查疾病風險,不能用于骨質疏松癥診斷。
診斷:骨密度測定
雙能X線吸收法即DXA一般認為是骨密度測定的金標準。此外只要發生過一次脆性骨折,即可直接作出骨質疏松癥的診斷。
如何做到骨質疏松癥的有效預防?
一、 危險因素
明確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才能做到點對點打擊,有效預防。骨質疏松相關的危險因素有(如圖):
1.年齡、性別,遺傳和種族等。人的骨量在35歲到達峰值骨量。
2.不良的生活方式、營養不足、運動缺乏和激素濫用等都會導致峰值骨量不足;
3.營養低下、低鈣高鈉和過量飲酒、吸煙的生活方式、低體重和耐力訓練運動不足、重金屬及軟飲料導致骨形成減少;
4.雌激素減少,甲狀旁腺素增加造成骨吸收增加均可導致骨質疏松。
二、做好骨質疏松癥的三級預防
三、居家日常預防骨質疏松篇:
第一節:飲食篇
平時多吃富含鈣質、維生素;少鹽,適量蛋白的食物,均衡飲食合理搭配;避免長期使用利尿劑、四環素、異煙肼、抗癌藥、糖皮質激素等藥物;另外還要提別提醒大家老話說的“骨頭湯補鈣”不可取,沒有科學依據。
第二節:運動篇
運動(適當負重)30分鐘/次,4-5次/周,不僅可預防因不運動引起的骨量丟失,還可以及改善肌肉和增加靈活性,老年人提倡平衡鍛煉和抗阻運動,可有效減少跌倒及由此導致的不良后果。因腰痛等所致臥床,每周骨丟失率為全身骨量的0.9%,相當于正常人35歲骨峰量值后平均1年的生理性骨丟失量。
第三節:其他日常篇
1.多曬太陽,適量補充鈣和維生素D。
2.戒煙限酒,少喝咖啡和碳酸飲料。
3.保持作息規律和愉快心情。
第四節:預防跌倒篇
1.對居家環境進行適老性改造(少臺階,安裝衛生間扶手,床頭感應照明等設施)。
2.注意地面防滑,尤其是衛生間、浴室、樓梯、廚房,穿防滑鞋,保持活動區域暢通無阻,必要時使用拐杖、助行器等工具。
3.盡量避免長期使用導致視力減退、視物不清和眩暈的藥物,必須使用時,更需加強防范,避免跌倒。
4.慢生活節奏:起床時應緩慢,臥坐站各10秒再離床。乘坐公交車和如廁洗澡等也需放慢節奏。
第五節:動作姿勢篇
注意平時正確動作和姿勢習慣的養成(如圖)
如何有效治療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治療周期一般需要3-5年,臨床常用藥物如下圖,其中最常用的是雙磷酸鹽類。新藥地舒單抗療效也比較確切。但均需配合補充鈣和維生素D,補充的最低劑量分別為為1200mg/d和800IU/d。
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提倡“為促進和維持整個生命過程中的健康,全球需持續關注改善肌肉骨骼健康。”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2030年健康老齡化行動十年計劃》中也強調“脆性骨折是威脅健康老齡化的主要負擔之一”。讓我們關注骨骼健康,用知識武裝頭腦,付諸實踐,有效預防人體寂靜的殺手:骨質疏松癥,對“餅干人”說不。
最后還要提醒大家,預防骨質疏松要趁早。有研究表明,年輕時要注意骨峰量值的儲備,年輕時每多增加10%的骨量,骨質疏松發生可延緩13年。預防骨質疏松也要從娃娃抓起,畢竟“手中有糧,心中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