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動態
【2023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邀請大家加入“齊心協力,預防微生物耐藥”行列
為積極應對微生物耐藥帶來的挑戰,提高社會公眾對微生物耐藥的認識水平,遏制微生物耐藥發展與蔓延,11月18日至24日,我國與世界衛生組織同步開展“2023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今年的活動主題為“齊心協力,預防微生物耐藥”。
當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不再對藥物產生反應時,就會發生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微生物耐藥使藥物變得無效,感染在體內持續存在,并增加了疾病傳播、加重和死亡的風險。長期患病會導致住院時間延長、需要更昂貴的藥物或重癥監護,增加治療費用,給患者和醫務人員帶來壓力。世衛組織已宣布,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是人類面臨的十大全球公共衛生威脅之一。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是一個復雜問題,需要多個部門和領域合作,需要每一個人行動起來,齊心協力,預防微生物耐藥。
導致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原因是什么?
在人類、動物和植物中濫用和過度使用抗微生物藥物是導致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主要驅動因素。抗生素可殺死細菌,但不能殺死導致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冠等的病毒。在單純病毒感染、不存在細菌感染或感染高危因素的情況下使用抗生素是導致細菌耐藥性的主要原因。同樣,在沒有病毒、支原體和寄生蟲感染時過度使用抗病毒藥及其它抗微生物藥物也會促進微生物耐藥。用量用法和療程不當、患者對用藥依從性欠佳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此外,由于在畜牧養殖和農業中被過度使用,抗生素通過食物鏈和被污染的水源進入人體,也會促進抗微生物藥物耐藥。
哪些因素加快了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出現和傳播?
產生耐藥性的微生物可以在人際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包括通過動物來源的食物傳播。人和動物缺少潔凈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設施,衛生保健機構和農場的感染和疾病預防和控制不力,難以獲得高質量、負擔得起的藥物、疫苗和診斷工具,缺乏意識和知識,以及執法不力,都是導致加快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出現和傳播的原因。
當前的形勢如何?
對于常見細菌感染,包括尿路感染、敗血癥、性傳播感染和某些形式的腹瀉,在世界范圍內觀察到用于治療這些感染的常用抗生素的耐藥率很高,這表明我們正在耗盡有效的抗生素。例如,大腸桿菌對環丙沙星(一種常用于治療尿路感染的抗生素)的耐藥率為8.4%至92.9%不等,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藥率為4.1%至79.4%不等。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細菌,是肺炎、血流感染以及新生兒和重癥監護室患者感染等醫院感染的主要病因,可引起危及生命的感染。其主要治療藥物(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耐藥性已經擴散到世界所有區域并且在逐年加重。黏菌素是由耐碳青霉烯類腸桿菌(即大腸桿菌、克雷伯菌等)引起的危及生命的感染的唯一最后治療方法。在一些國家和區域也檢測到對黏菌素有耐藥性的細菌,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抗生素能夠用于治療這種細菌引起的感染。
此外,結核分枝桿菌、病毒、真菌、瘧原蟲的耐藥性也越來越令人擔憂。
預防微生物耐藥,我們應該怎么做?
所有人都應當意識到預防微生物耐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樹立“同一健康”的理念,審慎對待抗微生物藥物。了解正確的做法,以實際行動堅決抵制抗微生物藥物濫用。進行廣泛宣傳,使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藥物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醫務人員應正確、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藥物,不該用的不用,該用的一定要及時用、用到位。
生病應咨詢醫務人員,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藥物。不主動要求醫生開藥、不自行選藥、不隨意買藥、不任意服藥、不隨便停藥。
每個人都要勤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營養均衡,加強運動,增強身體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