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痛別白曉卉:她用最后的綻放迎接春天到來
2022年3月20日6時45分,白曉卉的生命就此定格在這個乍暖還寒的春天。
在這場與新冠病毒的無聲戰役里,身為一名臨床醫學檢驗專家,她曾多次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出征”,直面病毒趕赴戰疫一線。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威海,是她的最后一次。
又一場說走就走的奔赴
白曉卉,生前系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副主任、主任技師、研究員,在山東省直支援威海核酸檢測工作中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
時間回到3月8日。那一天是國際婦女節,白曉卉早早給自己的學生們準備了巧克力,放在實驗室公共區域的桌子上。
臘八節的粥,冬至的餃子,元旦的電影……盡管工作很忙碌,課題節奏很緊張,但大大小小的節日,白老師和她的禮物從不會缺席。
一起過完節,還沒走出辦公室,白曉卉就接到了省衛健委支援通知,要作為領隊與5名具備豐富核酸檢測工作經驗的同事組成山東省立醫院支援威海疫情處置檢測隊。
匆忙交接好手頭的工作,白曉卉拎起自己的電腦包,沖還在實驗室的同事和學生們揮了揮手,“我走了,你們也早點休息!”
疫情之下,核酸檢測成為一個高頻詞匯。作為目前判定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金標準”,人們對樣本采集的過程已然熟知,卻不知道報告上的結果,就出自這群“離病毒最近的人”。
標本接收、錄入、試劑配制、核酸提取、加樣、上機檢測、審核結果、發放報告……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白曉卉就和省立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的檢驗醫師們就奮戰在離病毒最近的地方。
3月9日凌晨4時,抵達威海后,白曉卉立即前往威高諾潤檢驗所查看實驗室條件,指揮所有運抵的儀器設備試劑裝配調試工作。當天下午2點,即作為第一組投入到核酸檢測工作中。
“大規模核酸檢測的時間,成千上萬的標本被送到實驗室,時間緊、任務重,每次檢測工作都要持續數小時。” 省立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副主任王勇告訴記者,省立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多次承擔應急任務,雖然不在現場,但現場的工作場景仿佛就在眼前。
封閉的實驗室里,機器一直在運轉,檢驗人員從采集來的樣本中一一提取出核酸片段。口罩和護目鏡緊緊壓向口鼻,厚重封閉的防護服里,汗水早就浸濕了衣衫……
疫情就是命令。在王勇眼中,責任心與使命感驅使,讓直面病毒去一線成為白曉卉的“本能”,一次又一次奔赴到需要她的“戰場”。
數次直面病毒支援戰疫一線
北京、新疆、河南、山東(威海)……在疫情的最前線,總有白曉卉與病毒正面交鋒的身影。
2020年6月,白曉卉擔任山東醫學檢驗隊隊長兼臨時黨支部書記,奔赴北京,對口支援提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核酸檢測能力。
抵達北京后,白曉卉作為隊長,承擔總協調、優化流程的工作,并迅速提出了實驗室的改建方案,在48小時內就緊急改造完成了布局相對合理、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具備4個功能區和高壓滅菌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
經過多日的艱苦奮戰,白曉卉所帶領的山東醫學檢驗隊圓滿完成了支援任務,累計完成核酸檢測數萬人份。
2020年7月,剛結束在北京20多天的“戰斗”,疫情又在新疆出現。
具有強烈使命感的白曉卉在隔離期間就寫下了“請戰書”,剛出隔離期,白曉卉再次作為隊長,帶領山東第二批援疆醫學檢驗隊41名檢驗人員從濟南出發,奔波近萬里,馳援新疆。
隊員們在喀什與當地醫院檢驗科的工作人員通力合作,累計完成了20多萬人份的檢測工作。
為提高喀什地區的整體核酸檢測能力,白曉卉等隊員們對當地的檢驗科工作人員開展了為期9天不間斷的全程培訓,為當地培養了60多名業務骨干,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隊伍。
2022年1月5日,接到省衛健委支援河南命令后,白曉卉又一次踏上征途。作為領隊,帶領山東省立醫院6名具備豐富核酸檢測工作經驗的同事參加山東省支援河南疫情處置檢測隊,先后赴鄭州、安陽支援核酸檢測工作。為了加快標本檢測速度,隊員們分工明確,每天四班次不分晝夜不間斷工作。
“作為領隊,除了實驗室的工作,她還要與各方進行協調部署,盡全力保障戰友沒有后顧之憂。”作為曾經一同支援河南的“戰友”,省立醫院臨床基礎檢驗科主任劉蕓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白曉卉就是這樣一個人,只要事情和她有關,她就會努力去圓滿解決,積極又樂觀,從來沒有抱怨。
她總是盡心竭力守護健康
誰能想到,這一次,竟然是永別。
3月20日6時45分,在威海,白曉卉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去世,年僅42歲。
她用生命搭建起守護人民群眾健康的最強防線,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上周一我們通過電話,約著一起給一個聽神經病的患者組織一次免費多學科會診,周三還微信聯系過,聽到噩耗,我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消息傳來時,省立醫院副主任醫師于淑東不禁停下了手中的解剖實驗,久久無法平靜。
約定未能成行,一切仿佛都在這一天戛然而止。
白曉卉主要從事臨床醫學檢驗分子診斷專業,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其工作的一部分,而她的專業課題是圍繞遺傳性耳聾的致病基因進行研究和篩查,通過預警盡最大可能避免耳聾的發生。
從醫10余年,白曉卉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省級課題4項。發表SCI論文50余篇,總影響因子200余分,其中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6篇,單篇論文的最高他引次數達70余次,在國際醫學權威雜志《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研究摘要1篇。
因為研究領域的交集,基于臨床工作和科研主題,于淑東常和白曉卉有聯系。無論是討論患者基因檢測的結果,還是受邀參與免費的義診活動,白曉卉總是熱情參與,盡管自己常常忙碌到深夜,盡管家中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幾乎無法親自照料。
“作為醫生,我愿意以我所學、盡我全力,用心守護患者健康。”此前,白曉卉接受采訪時,曾經這樣說。
確實,臨床、科研和教學,耗費了她太多的心力。周末沒那么緊張時,偶爾她也會帶著小朋友到醫院,她忙工作,小朋友學習。互動不多,卻是可貴的陪伴時間。
但面對學生,她又是一個“總會有時間”的老師。
“前陣子研究生論文開題,老師一頁頁地幫我改了PPT,從題目到排版,還抽出時間來跟我進行答辯的演練。”白曉卉的學生馬婧瑜說。
再也等不回的“小太陽”
3月20日一早,在讀研二的王榕榕收到了老師去世的消息。
“老師出事了。”強忍悲痛給同學們打電話,王榕榕始終不忍心說出那兩個字。
巧克力還沒有吃完,她標志般爽朗的笑聲仿佛還在耳畔,大家卻只能靠腦海中的記憶拼湊她笑起來的模樣。
“老師像一顆小太陽,開朗明媚。這兩天天氣總是陰沉沉的,就像我們失去老師的心情。”白曉卉的學生王麗麗說。
省立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主管技師邱旸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就和白曉卉在同一個實驗室。在她眼中,白曉卉性格爽朗,不計較付出,不吝嗇分享,“辦法”也很多。
“那時候剛穿防護服工作,護目鏡總是很快就起霧了。白姐不知道從哪里買來了噴霧,一下子解決了起霧的這個問題。”邱旸說,白曉卉自己買了很多瓶噴霧,放在實驗室給大家一起用。
工作安排大家輪班,但白曉卉仿佛一直在上班,無論是誰在群里發送了交接的信息,她看到后總會第一時間點贊,給予鼓勵和指導。
看上去大大咧咧,但面對科研、面對課題,又異常嚴謹。邱旸申報課題的申請,從標點到編號,白曉卉一頁一頁地標注好修改意見。誰也不知道,白曉卉是如何抽出時間去默默做了這些。
直到3月19日下午,白曉卉詢問邱旸試劑的使用狀況,邱旸說他們晚上試一下。
還沒有來得及匯報結果,還有一條又一條提醒寫著要和白曉卉匯報的工作,實驗室也還是原本的模樣,學生們的實驗已經進展到一半,但再也不會有白曉卉的回應。
邱旸說,白曉卉就像姐姐一樣,可能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大家都要學著去適應沒有她指導的工作和生活,但是會去努力繼續完成她沒有完成的工作。
白曉卉曾許下心愿,希望換回原來的隔離服,因為當她換回原來衣服的時候,就說明疫情已經結束了。
這一天,白曉卉沒有等來。但是她的同事們說,他們會接替她,去完成任務,早日迎接戰疫勝利那一天。
上一篇: 白若玉蘭送春到 曉拂百卉已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