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一次微創手術解決兩大心臟難題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心外科完成首例微創房間隔缺損封堵術+房顫左心耳夾閉術
近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心外科完成微創房間隔缺損封堵術+房顫左心耳夾閉術。經檢索,微創房間隔缺損封堵術+房顫左心耳夾閉術在省內尚屬首次,標志著醫院心外科在微創心臟手術領域繼續引領全省學界。
患者張阿姨因勞累后胸悶、心慌10余年,到醫院檢查后明確診斷為房間隔缺損合并心房顫動,需治療房間隔缺損,但同時合并的房顫問題卻令張阿姨苦惱不已。若不處理房顫,張阿姨需要長期口服抗凝藥,不僅治療花費高,還容易導致血栓或者出血等嚴重并發癥;若選擇手術處理房顫,傳統的外科消融手術雖然效果好,但創傷大,內科消融手段風險高,左心耳封堵手術也常遺留殘余漏。張阿姨帶著一次手術解決兩個難題的愿望,曾輾轉省內多家醫院,但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解決辦法。省立醫院心外科在微創心臟手術領域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良好的患者聲譽,決定幫助張阿姨實現她的愿望。
經過科室反復詳細討論后,鄒承偉、袁貴道主任醫師團隊決定同期為張阿姨實施超聲引導下經皮房間隔缺損封堵術+胸腔鏡輔助左胸小切口左心耳夾閉術。
袁貴道主任醫師首先順利完成經皮房間隔缺損封堵術;鄒承偉主任醫師在患者的左側胸壁上打了1個2cm和1個4cm的小孔,在胸腔鏡和食道超聲的引導下精確測量了左心耳根部的距離,繼而順利釋放左心耳夾閉系統。術中食道超聲顯示左心耳完全閉合,無心耳殘端。術后4天,張阿姨的復查結果令人滿意,以最小的手術創傷解決房間隔缺損及房顫兩大難題,且遠期也無需服用任何抗凝藥物。
手術團隊實施左心耳夾閉術
房顫的定義
房顫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心律失常,高發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常常伴有心慌、氣短等癥狀。在我國,房顫患者已經超過1000萬。
房顫的危害
房顫看似癥狀輕微,但房顫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導致腦卒中。有數據統計,與常人相比,房顫患者腦卒中的發生率增加近5倍,而且與其他原因引起的腦卒中相比,房顫導致的腦卒中致死率、致殘率更高。除此之外,房顫還會導致其它動脈的栓塞,比如腸系膜上動脈栓塞、下肢動脈栓塞等。
腦卒中已經成為中國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每年死于腦卒中的患者接近200萬人,其中房顫腦卒中約占四分之一。
房顫的治療方式
心臟的左心房上有一個像耳朵一樣的彎曲,即左心耳,在房顫狀態下血液經過這里很容易形成漩渦,造成血栓,左心耳是房顫腦卒中血栓最主要來源。
抗凝一直是預防房顫腦卒中的重要手段,但是患者使用抗凝藥依從性差,研究發現85%的患者抗凝不足,即使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藥,患者依從性也不好,而且抗凝藥物使用成本高。新型抗凝藥患者每年需要花費約15000元。除此之外房顫還有射頻消融及左心耳封堵等治療手段。但傳統內科消融手段風險高,同時封堵裝置常遺留殘余漏,患者術后仍需服用抗凝藥物,常引起出血、血栓事件,嚴重者可致傷殘。
左心耳夾閉術是從心臟外夾閉左心耳,從而達到阻止血液的進入,消除血栓源,減少因房顫引起的腦卒中風險的目的。左心耳夾閉術,可通過胸腔鏡行微創手術單獨完成,也可與搭橋或瓣膜等其他心外科手術同時實施,在心臟停跳或不停跳狀態均可操作。由于近20%房顫來源于左心耳,國外研究報道,通過腔鏡下微創夾閉左心耳后,這類房顫可迅速完全消除。
近年,為避免心源性腦卒中的發生,左心耳閉合術已經成為國外廣泛開展的治療方式,其特點在于創傷小、恢復快、可有效消除左心耳致病因的優勢,為廣大房顫及心源性腦卒中患者帶來巨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