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動態
重塑人生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東院手足外一科成功救治嚴重放射性臂叢神經炎患者
近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東院手足外一科成功救治一名嚴重放射性臂叢神經炎患者。
40歲的閆閆(化名)是一位乳腺癌患者,經歷了乳癌大面積切除及清掃手術和長達半年的放化療后,閆閆的身體恢復情況良好。原本以為生活就此回歸正常的她,近日突然感覺右側上肢小指和無名指莫名的麻木無力,漸漸地整個手臂變得沒有力量。嘗試過推拿、按摩、理療、中藥等多種方法后,閆閆發現不僅沒有任何療效,右手虎口和小魚際肌肉還出現萎縮癥狀,右上肢面臨殘疾。
這讓閆閆再次陷入病痛的絕望之中,經多方問詢,她打聽到山東省立醫院東院手足外一科官士兵主任是治療手足神經麻木方面的專家,滿懷希望的來到醫院就診。
官士兵主任在詳細了解患者病情,仔細進行檢查后得出結論,患者是“右側放射性臂叢神經炎”,這是放射性照射引起的一種嚴重的慢性的、不可逆性的臂叢神經損傷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廣泛累及腋窩乳腺區域皮膚、胸壁,嚴重損毀患者的女性外觀形體。
由于患者此前經歷過乳癌保乳手術,放射劑量偏大,病變區域放射性損傷嚴重,周圍血管組織破壞廣泛,而患者手術需要移植較大面積的皮瓣,受區血管情況的不確定性非常大,因而手術難度大,風險程度高。在患者懇求下,官士兵主任決定為患者實施手術。官士兵主任帶領專家團隊反復研究患者的癥狀,精心設計手術方案,參考游離組織皮瓣乳腺再造理念,設計腹壁下動脈為蒂的雙側下腹壁皮瓣游離移植,覆蓋放療瘢痕組織廣泛切除后所遺創面,并全面做好術前準
備。
10月底,官士兵主任帶領團隊為患者實施手術,自患者右側胸部腋窩沿放療皮損、瘢痕增生范圍進行廣泛松解切除,松解臂叢神經及腋動脈、靜脈。手術的重點和難點是在創面周圍探查尋找受區的動脈、靜脈蒂,首先胸骨旁3、4肋間水平探查乳腺內側動脈血管蒂,見乳腺內側動脈受瘢痕粘連擠壓,搏動弱,伴行靜脈血管壁“斑駁”樣,血管蒂不可靠,放棄。在遠離放射性損傷區域,鎖骨上在斜角肌間隙外側沿前斜角肌探查頸橫動脈、靜脈,頸橫動脈、靜脈在臂叢神經手術中經常暴露和比較恒定的,但患者頸橫靜脈發育不良,只能再分別游離鎖骨上解剖一段頸外側靜脈屬支、鎖骨下游離一段頭靜脈入鎖骨下靜脈前的一個屬支備用,但是這樣受區動、靜脈距離較遠,不利于游離皮瓣的安裝。最終在胸大肌的上緣找到約3cm肌肉未受放療影響,沿其上緣探查到胸肩峰動脈的胸大肌支血管蒂質地好,遂選作首選受區的血管蒂。根據術前多普勒血流探測儀進行血流探測,管士兵主任確定下腹壁血管起止點、走向、軸線,設計雙側下腹壁皮瓣,皮瓣一次通血良好,血運正常。整臺手術操作流暢,技術精巧,手術長達10小時,術中出血不多,取得了圓滿成功。
手術不僅保護、恢復了患者的手部功能,切除了患者原乳癌手術放療后廣泛增生的瘢痕組織,而且因為采取了下腹壁作為皮瓣供區,患者腰身減了一大截,意外地幫助患者實現了減肥塑身的愿望。
術后,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患者手部麻木不適癥狀較前明顯減輕,手掌握持力量也有明顯改善。官士兵主任查房時,患者滿含淚水豎起了大拇指,激動地久久說不出話來。
本例手術兼顧了周圍神經外科、顯微外科、整形外科、腫瘤外科的理念,屬于腫瘤整形修復重建的一個手術,是省立醫院在此方面的一個突破。
上一篇: 東院手外一科積極參加醫學教育線上培訓
下一篇: 醫師節送祝福
相關科室
省立醫院神經外科成立于1960年,是山東省最早成立的神經外科之一,歷任科主任分別是王學慶教授、宋玉暄教授、曲元明教授、龐琦教授、徐廣明教授(科室負責人),現任科室主任是劉英超教授。科室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雙“泰山學者”建設崗位(“泰山學者”、青年“泰山學者”)、國家腦腫瘤登記注冊中心核心單位、山東省重點學科、山東醫藥衛生重點學科、山東大學重點學科、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及專科醫師培訓雙基地、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顱底技術培訓中心、國家衛計委神經外科醫師專科進修與培訓基地。是中國醫師協會內…
更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