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快訊
PICU自殺患兒的心理干預
面對假期的延長,網課的盛行,父母的無休止的督促與吼叫,使許多學生脫離原有的生活軌道,產生一系列心理變化,擔心、害怕、焦躁、憤怒……很多孩子還做出了異常極端的行為——自殺。近半年,受疫情影響,我科收治了部分自殺患兒,以藥物中毒為主,如何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打造一個健康向上的童年,就顯得格外重要??剖易o理人員作了大量的工作來幫助這些無助的孩子們。
一、快速有效的治療措施
通過血液凈化、洗胃、導泄等措施,將患兒體內的藥物及時快速的排出體外。
二、對患兒的心理干預
患兒絕大多數都在12歲左右,懵懵懂懂的年紀再加上初出茅廬的果敢,促成了這一場場的悲劇發生,通過我們護理人員的交談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非常抵制疫情期間父母的嘮叨與批評,或許是無法復課導致孩子學習成績跟不上去,很多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顯得過為急躁。久而久之,孩子們不想和父母過多交談,封閉、自卑、厭世油然而生,了解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臨時成立了以我科心理咨詢師陳效蕊為組長的心理干預小組,對這些患兒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分析與輔導,這時候患病的孩子,一般自我價值感明顯降低,缺乏自信心,因而對有傷自尊的行為特別敏感,耐心細致的回答患兒提出的問題以減輕患兒對病癥的恐懼和焦慮,贏得患兒的信賴,使他們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尤為重要,而良好的護患關系本身就具有治療作用。一切從患兒的需求出發,滿足他們的身心需求,尊重他們的人格,尋找患兒感興趣的話題——討論明星、網游、球賽等等,真正深入他們的內心,做一只學會傾聽的耳朵,讓他們充分的吐露心聲,我們很多護士還從自己家帶來了孩子們感興趣的書籍,關心他們日常在病房的生活,吃飯睡覺的情況,每次進入科室交班前,先去問候關懷一下這些受傷的心靈,讓他們真正感受到PICU大家庭的溫暖。
其中有一位13歲的女孩,在痊愈即將離開我們科室之前,留了我們一位護理人員的微信號,她說,阿姨,我太喜歡你了,能不能以后繼續保持聯系?她還給我們醫護人員寫了一封感謝信,信中說到——“我愛這里的每一位叔叔阿姨,是你們一點一點的將我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又讓我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這一次的經歷或許是我犯下的最不可饒恕的錯誤,但是我也收獲了更多的關心,明白了更多的道理,謝謝你們!”或許這就是作為醫護人員最為驕傲與自豪的時刻。
三、對家屬的心理疏導
此時在門外焦急等待的家屬,更加需要我們的關懷,我們的護理人員在每一次與患兒家屬接觸的時候,都會詳細告訴他們孩子在監護室的情況,讓他們能夠安心守候,同時也會利用這些碎片時間,幫助家屬建立信心,讓他們也能夠趁此機會靜下心來考慮一下與孩子的相處模式是不是出現了問題,如何進行后期的修復。
醫者,不僅醫病,更要醫心!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及整體護理的實施,患者的心理護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做好心理護理的前提是必須先了解和掌握患兒的心理需求,通過我們對這些患兒及時有效的心理干預,幫助他們消除了疾病所帶來的痛苦,讓他們重燃對生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