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動態
“合理膳食,免疫基石”全民營養周系列科普 改善營養不良增強腫瘤患者的免疫力
腫瘤是一種與代謝及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疾病,研究發現1/3的腫瘤與日常飲食及營養有關,特別是消化道腫瘤與飲食的關系更加密切,通過合理營養,調整飲食習慣可以預防30%~40%的腫瘤。對于已經罹患腫瘤的患者,營養支持治療的目的,一是滿足患者的營養需要,改善其營養狀態;二是增強患者免疫力,提高患者對手術、放療和化療的耐受力,降低復發風險,改善患者的臨床結局,提高生活質量。
一、補充蛋白質是改善腫瘤患者營養不良的關鍵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與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調查提示:我國住院惡性腫瘤患者營養不良發生率高達67%。營養不良的腫瘤患者生存期短,不能耐受放療、化療及手術,治療的并發癥或毒副反應更多,對治療反應也不敏感,因此腫瘤患者更加需要通過營養支持來提高免疫力。蛋白質通過分解和合成代謝間的平衡,維持了腫瘤患者機體蛋白肌肉組織的代謝平衡。臨床研究表明:強化補充蛋白質/氨基酸可以降低腫瘤患者死亡率,改善蛋白質代謝,提高血漿蛋白質水平,提高腫瘤患者對抗腫瘤治療的耐受性。對于腫瘤患者尤其是癌性惡液質患者來說,蛋白質的補充是營養代謝治療的關鍵,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營養不良,糾正負氮平衡。其主要原因如下:
1﹑惡性腫瘤本身就是消耗性疾病。能量代謝異常,葡萄糖的利用障礙,反復低效的糖代謝增加了機體能量的消耗,在炎癥因子及激素的作用下,骨骼肌蛋白分解游離,血漿氨基酸譜異常。蛋白消耗增加,氮的排出增加,成負氮平衡的代謝狀態。
(圖片來源:www.vcg.com)
2、腫瘤患者除了生理所需要的蛋白質以外,還承受了因手術、放療、化療等抗腫瘤治療不良反應所帶來的反復“打擊”,增加了因修復所需的營養素-蛋白質的量。包括必需氨基酸在內的足量蛋白質/氨基酸強化補充,可增加血漿游離氨基酸水平,高水平血氨基酸和支鏈氨基酸可有效抑制肌肉組織的分解,同時促進機體蛋白質合成,有利于正氮平衡的代謝狀態建立。
3、腫瘤患者的蛋白攝入不僅為腫瘤患者自身生理所必須,且通常情況下比正常人需求量要高出許多,增幅大約為50--100%。安全性研究表明,在腎功能正常的個體,給予2g/kg/d蛋白質是安全的;但如患者存在急性或慢性腎功能損害,蛋白質攝入不應超0.8g/kg/d。考慮到腫瘤患者對蛋白質增量的需要,以及因為腫瘤本身或治療導致的厭食、納差等消化系統癥狀,造成腫瘤患者不能正常經口攝食或攝食不足的情況持續1~2周,則應借助腸內營養(EN)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FSMP)等來提供包括蛋白在內的各類營養素和能量,同時,還應注意補充乳清蛋白粉,一般每日20-30g為宜。
二、選擇合適的優質蛋白
營養不良患者在滿足蛋白質攝入數量的同時,還應兼顧蛋白質的質量。對腫瘤患者而言,動物類蛋白(包括來自蛋類、奶類、禽畜類、魚類和海產品等的蛋白質)和大豆類蛋白應占每日蛋白質總攝入量的75%以上。其中,大豆蛋白質含量很高,約為35~40%,是同等量豬肉的2倍,且氨基酸的構成較為合理,富含主食中缺乏的賴氨酸,可彌補腫瘤患者主食氨基酸構成的不足;同時,大豆含飽和脂肪酸低,并具有調節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可能作用,因此不失為腫瘤患者重要的蛋白質來源。
三、均衡營養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腫瘤是慢性消耗性疾病,除補充優質蛋白外還需要其他的營養物質,維持充足均衡的營養狀態,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生活質量。營養均衡需要飲食多樣化,應多進食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1、B2、維生素D及微量元素鋅、硒等多種元素的食物,如:洋蔥、紅薯、胡蘿卜、大蒜、生姜、牛奶、魚蝦、豬肝、蛋黃、蘑菇、橙汁等,均對提高免疫力有益。
另外適當的身體鍛煉、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情緒狀態也是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影響因素。總之我們的免疫系統功能逐漸下降的時候,大多數都是由于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導致的。所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關鍵,尤其是患上腫瘤后想要保持免疫力就要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才能使免疫系統的功能慢慢恢復。在飲食上,我們要少吃腌制、油炸及熏制的食物,盡量戒煙戒酒,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以及蛋白質含量豐富但是脂肪含量偏低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