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技術創新 走在前列】山東省立醫院專家用一粒小小的腦起搏器重啟14歲女孩花樣青春
近日,山東省立醫院功能神經外科許尚臣主任醫師團隊為進行腦深部電刺激術后8個月的患者小小(化名)復查。患有肌張力障礙10余年的小小已由手術前肌張力障礙越發嚴重,下肢異常扭動到無法走路,變成如今行走自如、和家人有說有笑,而助力這種“蝶變”的,是許尚臣主任醫師團隊為其進行的腦深部電刺激術(DBS,俗稱腦起搏器)。
身體嚴重扭動,花樣青春里的痛楚與無奈
據了解,14歲的小小患肌張力障礙已有13年之久。一歲多時,小小就出現了說話言語不清、走路步態異常的情況。因為年齡太小,家人并沒有太在意。隨著年齡的增長,當同齡的孩子都可以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自如地走動、跳躍時,小小卻還是言語不清,說話含糊、頓挫,走路時的步態跟其他的孩子也不一樣,習慣高抬腿,動作幅度非常大,有些夸張而且常常走偏。父母開始意識到需要去醫院找醫生看看。但輾轉多家醫院就醫,吃了很多種藥,情況仍不見好轉。
2015年,小小的病情忽然加重,身體雙下肢開始出現不由自主地運動,而且停不下來,走路時雙腳看起來像剪刀一樣內翻。由于長時間不由自主地運動,原來胖乎乎的她,很快就瘦成了“桿子”。隨著病情越來越嚴重,原本學習成績還不錯的小小,已經無法進行正常的學業,不得不離開親愛的老師、熟悉的同學,告別曾經歡聲笑語的校園生活,休學在家。這樣的經歷,讓她花一般的青春蒙上一層灰色。
接受外科治療,成為山東省年齡最小的DBS植入患者
對于小小,父母可謂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們想盡方法,打聽最好的治療方法。2019年,小小和家人來到山東省立醫院就診。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林幽町通過系統評估,診斷小小為肌張力障礙。給予了系統的藥物治療后,小小癥狀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的發展,醫生建議家長考慮腦深部電刺激術(DBS),俗稱腦起搏器。
林幽町副主任醫師表示,肌張力障礙是運動障礙疾病的一種,其典型的臨床癥狀是活動不協調,手腳動作看起來別扭,特別夸張,不受控制。它雖然不會危及生命,卻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人際交往。如不由自主的扭動嚴重影響患者走路甚至導致無法行走;不聽使喚的手指會導致無法拿筆,更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有的患者甚至連平躺著都困難,每天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一旦罹患此病,簡直是一種“折磨”。而對于此種疾病,目前尚沒有完全治愈的方式,除了藥物治療,腦深部電刺激術也為患者帶來了回歸正常生活的希望。
抱著這種回歸健康的希望,4月初,小小很快就轉到了省立醫院功能神經外科,許尚臣主任醫師及其團隊為小小進行了DBS手術。小小也成為目前山東省年齡最小的DBS植入患者。
許尚臣主任醫師表示,對于這樣的疾病,很多家長因為孩子小,擔心手術的安全性,往往不愿意讓孩子進行手術。其實,在功能神經外科,DBS手術是一個微創手術,其主要考量的是醫生的手術精度。對患者而言,DBS手術可調控、可逆、安全性高,對病情有著顯著的療效。
許尚臣主任醫師團隊為小小進行DBS手術
重啟美好青春,有說有笑的她盼著明年回歸校園
2019年4月23日上午,小小在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內科門診進行了DBS術后開機。完成開機后,小小不停扭動的異常姿態終于有了改善,隨著腦起搏器的持續助力,術后的逐漸恢復與積極鍛煉,手術后的小小,身體開始一天天變好。
開機近8個月后,小小回到醫院復查。比之前胖了大概30斤的她行走自如,邁著輕快而有力的步伐,跟著爸爸一項一項進行檢查。跟身邊的人交流時,有說有笑,臉上洋溢著這個年齡段該有的活潑與樂觀。
說起術后的生活,小小表示,感覺像做了一個夢一樣,以前因為身體原因哪里也不能去,現在經常跟著爸爸一起去公園散步,有時候爸爸覺得累了,自己卻一點都不累。“現在身體越來越好了,爸爸說明年春天我就可以回學校繼續讀書了。”說起這些,小小的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小小的爸爸表示,小小從生下來身體就相對弱一些,從小到大因為身體原因,沒少去醫院,談到之前一次次的就醫經歷,他記憶猶新。說起一臺手術給女兒生活帶來的“巨變”,他很慶幸自己當時來了省立醫院,遇到了這么好的專家。在醫生建議進行DBS治療后,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決定讓孩子進行手術治療,看到孩子一天天康復起來,心里說不出的高興。
其實,在山東省立醫院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疾病診療中心,像小小這樣,因為一臺腦起搏器植入術而回歸健康生活的患者有很多。這其中,有帕金森病、肌張力障礙、梅杰綜合征等各類患者。他們曾經深陷于疾病的沼澤,在一次又一次加劇的癥狀里痛苦迷茫,一個小小的“腦起搏器”,助力的不僅是曾經“失控的手腳”,更是每個人的閃亮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