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技術創新 走在前列】山東省立醫院成功完成首例腦深部電極腦電圖長程監測
患者飽受癲癇發作的痛苦30余年,藥石無方。
經評估認為其可疑存在2個以上致癇灶,
并且病灶靠近視覺皮層,
如不能精確定位病灶,
不僅治療效果易反復,
還有可能造成視覺受損,
怎么辦?
這難不倒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內科與神經外科的醫生們。
兩專業科室強強聯合,無縫對接,
成功完成院內首例腦深部電極腦電圖長程監測,
精準治療癲癇,
驅除患者病痛!
2019年8月我院神經內科與神經外科聯合完成我院首例藥物難治性癲癇立體定向腦深部電極植入手術及術后腦深部電極腦電圖監測,標志著我院癲癇病灶精準定位技術已達國內領先水平。
先進的影像融合技術
該患者為中年男性,37歲。飽受癲癇發作的痛苦30余年,4種抗癲癇藥物治療效果欠佳。2019年8月入住我院神經內科癲癇病區。在龐在英教授和馮亞波教授的指導下,林幽町博士帶領團隊成員韓玉香博士、楊麗玲博士和劉曉云博士等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了全面評估,經顱腦MRI及PET確定在右側顳頂葉有一個明顯伴有PET低代謝的軟化灶。但是患者目前發作形式多樣,認為可疑存在2個以上致癇灶,并且病灶靠近視覺皮層,如果評估不詳細可能造成致癇灶切除不完全,導致患者術后仍會發作,如果手術涉及視覺功能區可能會造成視野及視覺受損。為了能夠完全切除致癇灶并同時保護視覺功能區,在神經外科許尚臣教授聯合會診下決定行顱內深部電極植入并腦深部電極腦電圖監測以進一步明確手術范圍。
神經外科專家術中安放電極
神經內科及神經外科聯合會診制定縝密的植入方案,精確測量植入靶點及覆蓋的皮層區域,經過計算機軟件合成技術計算出精密的手術計劃確保深部電極按照預設的方案準確植入。神經外科團隊成功完成計劃植入,實現了癲癇外科立體定向深部電極植入在我院的首次開展,也屬國內領先水平。
從手術范圍的確定到顱內電極植入,我院神經內科首次實現手術室外的長程顱內電生理監測。在神經內科醫師的嚴密監測下,對電生理進行仔細分析,對致癇灶的假設進行驗證,對手術范圍進行確定。這在癲癇外科術前評估工作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實現了多學科聯合診療。
術后第二天,患者轉入神經內科病房繼續進行腦深部電極的腦電圖監測。
神經內科楊麗玲博士在給患者進行電生理監測
癲癇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腦部疾病,以腦神經元過度放電導致反復性、發作性和短暫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以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率較高。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大約有5千萬癲癇患者,國內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我國癲癇的患病率在4‰-7‰之間,我國約有600萬活動性癲癇患者。癲癇對于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癲癇不僅是醫療問題,也是重要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WHO已將癲癇列為重點防治的神經、精神疾病之一。
癲癇經過規范、合理的抗癲癇藥物治療70%的患者發作是可以控制的,但仍有約1/3的患者多種藥物治療仍有頻繁發作,診斷為藥物難治性癲癇。藥物難治性癲癇可通過外科手術治療獲得良好預后,包括神經調控、切除性手術、姑息性手術等;這其中,術前的評估、定位是外科手術治療的關鍵。
在術前的評估和定位中,為避免致癇灶切除不完整且最大程度保留功能區,此時需要侵襲性檢查即顱內電極埋置(腦深部電極腦電圖長程監測)。立體定向腦深部電極植入術為侵入性檢查項目,但電極直徑僅為直徑0.8mm,無需開顱,顱骨鉆孔植入到達預設的靶點,損傷尚小,每根電極存在8-16個金屬觸點,每個觸點均可記錄局部灰質的電位。
腦深部電極電生理監測可見病灶及周邊區域大量癲癇樣放電
我院神經內科癲癇病區擁有床位12張,視頻腦電圖設備4臺,其中含一臺最新的256導聯腦電圖(目前用于顱內電極監測導聯數最高的儀器)。專門從事癲癇專業的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3人及專業神經電生理醫師,均受過國內頂尖癲癇中心正規培訓和學習。近年來,在病區主任林幽町博士的帶領下對癲癇的藥物治療及術前評估、定位等進行大量的臨床研究工作,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長足的進步。
我們已經迎來了癲癇精準醫療的春天,為眾多藥物難治性癲癇患者帶來了更多回歸社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