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動態
抗菌藥物的前世今生
一、抗菌藥物的前世:用得正確,抗菌藥物就是健康衛士
我們俗稱的抗生素、抗菌素就是抗菌藥物,是用來治療細菌真菌感染的一類藥物,可以殺滅或抑制細菌真菌生長,而且對霉菌、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立克次氏體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殺滅和抑制作用。
1928年青霉素第一次治愈了梅毒和淋病,它的出現成為許多細菌感染性疾病的“克星”,扭轉了人和細菌大戰的局勢。因此,青霉素被稱為現代醫學史上最有價值的貢獻,被譽為是人類醫學史上的一個重大的里程碑。
1932年“百浪多息”(即磺胺的前身)的誕生,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它的發明者也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但不久,它的許多缺點就暴露了:比如,對鏈球菌雖然有很好的療效,但對其他細菌卻無能為力。
此后,不同抗菌藥物相繼面世、閃亮登場,曾經致死的肺炎、肺結核(肺癆病)等多種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癥,挽救了千千萬萬生命。
二、抗菌藥物的今生:濫用抗菌藥物,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當今生活中,抗菌藥物的使用已經到了泛濫的程度。大多數人有過這樣的經歷,感冒、發燒、腹痛、腹瀉,吃顆“先鋒”,來粒“頭孢”。在處方藥唾手可得的當下,這樣“高效”的生活方式是否可行呢?
其實這種看似高效的行為其實大多無效,不僅身體要平白承擔藥物副作用,而且還會讓細菌變得更“強壯”產生細菌耐藥性,導致 “超級細菌”出現,抗菌藥物失效,無藥可用,醫生們也束手無策。濫用抗菌藥物的苦果才剛剛開始顯現冰山的一角,以后普通感染和輕微傷害就可能致命。
三、正確認識這把“雙刃劍”:我們應該這樣做
1、不隨意購買抗菌藥物--大多數的感冒是不需要用抗菌藥物的。
感冒后不要自行購買抗菌藥物治療,90%的感冒由病毒引起,抗菌藥物不等于消炎藥,關節炎、過敏性鼻炎等不是細菌、真菌引起的炎癥,使用無效。70%~80%的感冒人群,依靠身體本身的免疫力,5~7天內就能康復。
2、遵醫囑,正確用藥。
貴的并不是最好的,適合自己病情的藥才是最好的。每種抗菌藥物的使用頻率與療程,都是根據藥物代謝特點及感染部位來決定的,同一抗菌藥物,治療不同地方感染濃度也是不同的,任意改變抗菌藥物用藥時間及療程,只會增加細菌耐藥或產生二重感染的風險,切不可任性加減。要遵醫囑,足量足療程使用抗菌藥物,有效的消滅病原菌又可避免耐藥的發生。
上一篇: 什么是“手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