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動態
【醫學科研創新】Nature子刊: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內科杜怡峰教授團隊在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中獲得重要發現
還記得熱播劇《都挺好》里面
作天作地的蘇大強嗎?
雖然劇中最終蘇家人和解了,
終于走向了“都挺好”,
但蘇爸的情況并不太好,
他已經被確診得了老年癡呆,
也就是阿爾茨海默病。
生活中,被阿爾茨海默病困擾的中老年人有很多,
現代醫學的發展如何讓這些患者們結局“都挺好”?
這不,山東省立醫院傳來好消息!
近日,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內科杜怡峰教授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該研究成果不僅為KIBRA影響神經變性疾病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新的研究靶點,而且在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防治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再次見證了省立醫院的科研實力!
團隊學術帶頭人杜怡峰教授和仇成軒教授(山東省立醫院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帶領團隊核心成員叢琳、王永祥、宋林、唐詩和韓曉蕾等近年來致力于AD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在AD人群危險因素研究和AD隊列建立中開展了重要工作,在國內較早地構建了“山東省阿爾茨海默病臨床數據和標本資源庫”,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阿爾茨海默病癡呆前階段危險因素綜合干預項目”已成為全球同步進行的AD相關干預研究聯盟五大分中心之一(http://wwfingers.com)。
在“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該研究團隊在外泌體的分泌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KIBRA controls exosome secretion via inhibiting the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of Rab27a”為題,被國際著名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2.353)錄用發表。
外泌體是直徑30-150 nm的納米囊泡,參與多種細胞外功能,如免疫功能、代謝調節、腫瘤轉移和神經變性。外泌體從早期內體的出芽發展而來,早期內體又形成包含腔內囊泡(ILVs)的多泡體(MVBs)。MVBs與細胞質膜(PM)融合將ILVs釋放到細胞外環境即為外泌體,精確調節外泌體分泌對于正常的細胞間通訊至關重要。目前,針對直接控制外泌體分泌和運輸的分子機制已經有了廣泛研究,但是外泌體調節因子的上游機制尚不清楚。該研究國際上首次證實了記憶相關蛋白KIBRA能夠直接結合小G蛋白Rab27a,兩者之間的結合能夠避免Rab27a被泛素化降解,進而調節腦內神經元細胞中外泌體的釋放。該研究成果不僅為KIBRA影響神經變性疾病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新的研究靶點,而且在AD的防治方面提供了新思路。